“非遗”学员走进北服民族服饰博物馆——赏民族服饰图案之美

栏目:高定NEWS 发布时间:2017-03-20
分享到:
根据《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服装学院作为承接2015年“非遗”传承人群之试点研修单位之一,集全体之力,以民族服饰博物馆为基地,组织资深专家全程指导讲解。
20151118105512883.jpg
       10月19日上午,徐雯教授带领20位来自全国各地13个省市自治区9个民族的学员,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用一件件珍贵的藏品来给大家讲授民族服饰图案之美。
20151118115336948.jpg
        徐老师从赫哲民族服饰中“鱼皮衣”开始,用视频短片的形式给大家做着介绍,因“鱼皮衣”是赫哲民族服饰中最具特色、最为显象性的服饰,也是识别这一民族唯一的标志,它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虽制作繁琐,但有很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51118115604744.jpg
        苗族学员杨科礼、潘丽来自贵州,她们兴致勃勃地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着自己民族的服饰,从精细华美的施洞苗服饰到原始粗犷的南丹苗服饰,风格款式各异,令人叹为观止。贵州是苗族服饰最为精美之地,其刺绣、蜡染、纺织、银饰工艺都极为出色,充分体现出极富特色的苗族服饰艺术。苗族服饰在运用织、绣、染的多种传统工艺技法同时,还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苗族服饰花团锦簇,流光溢彩。苗族有佩带银饰的习俗,在传统观念中银饰可以辟邪,有吉祥幸福的寓意;在现代观念中,银饰是富有与美丽的象征,因此,这种民族特色很容易和现代观念相结合。
20151118115826815.jpg
        蒙古族学员乌兰、巴雅尔其其格来自内蒙。蒙古族的民族服饰以宽袍阔带著称,服饰色彩明亮浓郁,充分显示出蒙古族同胞热情、豪放的性格。由于地区不同,部族不同,蒙古族服饰既有统一性又各具特色。蒙古族服饰的基本构成为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其中蒙古袍是蒙古族男女老幼最常穿着的品类,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风格。典型的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端左右不分衩,领子较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镶饰。
20151118120030531.jpg
        学员们一起分享一起探讨一起学习,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苗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织染绣品厅、少数民族服饰厅、奥运服饰厅、金工首饰厅、老照片厅,通过7个展厅的参观学习,学员们结合自身对传统技艺的理解并结合老师恰到好处的点评,充分领悟到了各民族服饰文化在“实用”和“美”之间的平衡之道,以及各民族服饰之间的交叉融合与影响。
20151118121357413.jpg
        学员们在惊叹于各民族服饰文化的考究与魅力的同时,纷纷表示这次实践教学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对于本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与演变的理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家表示要把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本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和创新中去。